近年来,新加坡的直接收生计划(Direct School Admission, DSA)逐渐成为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自2004年实施以来,DSA以其独特的选拔机制——依据学生学业成绩以外的才华与潜能,为众多学子开辟了通往心仪学校的另一条道路。
然而,随着申请人数的激增,这一原本旨在挖掘学生潜能的计划,也悄然间成为了一场教育竞争的新战场。
什么是DSA?

自2004年起实行的直接收生计划(Direct School Admission,简称DSA)让学生在小六会考(PSLE)前凭学业成绩以外的才华去报读学校,申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直白来说,就特别像中国教育的特长生,可以通过乐器、体育、或者奥数之类申请新加坡中学。
DSA包含哪些才艺?
DSA项目涵盖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根据不同的特长内容,新加坡教育部将特长分为六个类别:
体育和游戏
视觉、文学和表演艺术
辩论和公开演讲
科学、数学和工程
语言和人文学科
制服团体
领导

当然,DSA的项目也不是毫无限制的:
如果学生已经确认被学校通过DSA项目录取,就不可以在S1中申请其他学校;同时也不能转去其他学校,必须在项目期间都就读于已选学校。
同时,即使获得预录取,学生也必须满足学校的PSLE最低学术要求才能被最终录用。
家长提问

问题1:DSA提供了多少种可供选择的类别?
DSA总计拥有130个可供申请的类别,涵盖的领域广泛,如航空航天、社区青年领导力、法医学、创新以及公共演讲等。
问题2:孩子在DSA选拔面试时能否假装对某个领域感兴趣?
学校在选拔过程中更倾向于关注那些真正展现出兴趣的学生。
他们希望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动力,以及学生为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技能所付出的努力。因此,孩子只需展示真实的自我即可。
问题3:如果孩子在DSA相关领域缺乏或完全没有经验,应该如何应对?
未来的DSA学生需经历一个选拔流程,该流程评估他们适应各种情境的能力。
在选拔中,学校会识别出那些勇于挑战自我、愿意跳出舒适区的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并不过分强调学生的经验背景,而更看重他们的态度和潜力。
问题4:在选拔过程中,学校如何识别那些不易立即察觉的特征,例如“社会创新”?
学校在考察DSA候选人时,会特别留意他们是否具备服务领导力、创造性工程思维或批判性社会调查等特质。
通过模拟场景的面试,学校可以观察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反应,从而判断他们是否有意愿并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那些热衷于改善周围社区、能分享具体贡献想法的学生,无论其贡献大小,都将受到学校的青睐。
问题5:DSA如何助力孩子的进一步发展?
一旦入选,学生将被分配到与他们的兴趣和才能相关的CCA(课外辅助活动)中,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技能。
此外,他们还将有机会参与学习之旅,亲身体验与他们兴趣领域相关的职业道路。
DSA是丰富学生中学经历的重要途径之一,旨在帮助学生发现并挖掘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