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排名大跌 抗疫失败?彭博社你这个大忽悠

2021年10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曾几何时,新加坡也登上彭博社全球抗疫排行榜的榜首。那是今年四月。如今却恍若隔世,在最新排名中大跌至第19名。新加坡是怎么跌倒的呢?

四月那次,彭博社对新加坡荣登榜首是这么说的,“这个东南亚岛国在这一周的排名中把新西兰从榜首位置挤了下来,这主要归功于新加坡的疫苗接种工作。”

当时,新加坡疫苗接种率达到总人口的近20%。而如今,这个数字早已突破82%,有望近期内达到85%。这已超过原本最高的以色列(78%)。路透社称,新加坡已成为全球接种率最高的国家。

对于彭博社的排名,由于美国确诊病例全球最多(超过4千万),死亡病例也全球最多(超过68万),居然也曾登上过榜首,因此这个排名一度被人痛扁为“最不靠谱的”排名。

但这家美国著名媒体表示,它的排名是科学的。他们不考虑过往成绩,而是着重于评估各国当前走向“与病毒共存”的能力。所以排名的正式名称是:全球防疫韧性排行榜(Covid Resilience Ranking),是以当月疫苗接种率、封锁严重程度、航班通航情况等指标,来进行追踪评估。

防疫韧性排名(Covid Resilience Ranking),大家觉得耳熟吗?新加坡宣布的“与病毒共存”策略,就被称为走向具冠病韧性(Covid Resilience)社会。而政府施政的三大重点:第一,推高疫苗接种率;第二,放宽管制措施(即便病例高也坚持开放);第三,开放边境,恢复航班,取消对部分国家的入境隔离。这些都跟彭博社的排名要求完全一致。

新加坡在5月和7月,由于德尔塔变种病毒的入侵,曾有过两次“半封城”。因此新加坡一度在彭博社的排名中跌出前十。但政府在第二次宣布“半封城”(重回高禁戒解封措施)时,就强调这是为了争取时间推高接种率,这样才更有信心开放。政府走向“与病毒共存”的策略不变。

在第二次“半封城”显著压低病例数之后,政府宣布从8月23日起放宽社交聚会、堂食人数和大型活动等措施。当时疫苗接种率已推高到八成。政府也放宽边境管制,宣布对一些国家执行入境免隔离政策。如此一来,立竿见影,在上个月(8月26日)的榜单中,新加坡重回前十,排名全球第八。

对此彭博社表示,新加坡的接种率全球第二,当时仅次于阿联;在封锁措施严重度方面为全球第十;不过在社区流动性方面,在53个经济体当中排名倒数第七,航班载客量也是倒数第六。但彭博社赞扬了新加坡在确诊率及按人口计算的死亡率方面,名列世界前茅。

随着新加坡在开放社区流动和开放边境方面落实了新政策,例如与德国等推出疫苗接种者走廊计划,原本预测新加坡的排名会攀升。可是谁想到,这个月竟然是大跌。

大家有没有注意?中国在彭博社的这项排名中一向表现不佳。8月初中国曾爆发“清零”与“共存”之争。彭博社在8月10日发文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开始尝试与病毒共存,而中国试图坚持“清零”,这将付出很大代价,甚至使其面临被孤立的危险。

彭博社的这篇文章没能左右中国舆论,却给决定走向共存的新加坡注入了信心。你可以看到,新加坡卫生部长在电视访谈中说(大意):新加坡必须走向与病毒共存。新加坡与中国不一样,中国很大,通过内循环也可以取得经济增长。但新加坡很小,我们可以追求“清零”,但代价太大了,因此我们只能选择共存。

新加坡为何不清零?卫生部长王乙康上电视节目,说新加坡可以做到清零,但代价太大。新加坡是个弹丸小国、没有内循环… #新加坡 #清零 #共存

视频号

这是不是跟彭博社的逻辑一模一样?当时新加坡人都觉得部长说的在理。我们明白社区流动性和国际流动性的重要性——没有流动,就没有贸易,没有生意。部长说,新加坡要在保护生命和维持生计之间做出平衡。言外之意是不能只保护生命,还要维持生计。因此坚持放宽、改善流动性,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次更为立竿见影的,是病例迅速攀升。一开始部长说不用怕,我们的接种率高、重症率低,大规模的区传染是走向与病毒共存的“必经之路”。但经过几次倍增后,新加坡医疗系统开始承受压力,重症和死亡人数也快速增加。为避免医疗系统遭挤兑,政府不得不在9月24日宣布收紧部分措施,进入“疫情稳定”阶段。

不过政府说,依然坚持走向与病毒共存。至少新加坡没有回到“半封城”或“封城”,对航空和入境方面的管制也没有收紧。尽管如此,在彭博社9月28日发布的最新排名中,新加坡的排名还是大跌到了第19。

彭博社说,新加坡正在试图从清零策略转向“与病毒共存”重新开放。不过最近病例激增,当局再次实施了一些防疫措施,导致其排名下降。跟新加坡一样出现排名大跌的还有新西兰。新西兰原本也是抗疫成功国家,最近也是因为从清零转为共存,正在面对病例暴增。

行文至此,我不得不说:Hello,彭博社,你真是个“大忽悠”!你们之前的排名不是不看病例数吗?怎么现在新加坡和新西兰病例暴增,就影响排名了呢?你们之前向全球发出的信号是:只要接种率高,病例多也不要紧,实现与病毒共存,放宽管制措施才更重要。

在你们描绘的前景中,只要接种率高了,就可以开放边境。“清零”政策是孤立政策、封锁政策,不利于经济复苏。但你们美国政府却在同一天(9月28日)升高对新加坡的旅游警戒级别到第三级。美国CDC说,所有旅客到新加坡“都可能面临感染和传播变种病毒的风险”。这不是在孤立新加坡、破坏新加坡的国际航空和旅游业恢复吗?

更扯的是,美国政府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是新加坡的病例数。根据CDC官网资料,在过去28天,当地每10万人中若有50至99起新病例,就被列为警戒级别第二级;若有100至500起新病例就属于第三级。而CDC的旅游警戒级别最高为四级。

人来人往的机场变得空空荡荡

那说好的疫苗接种率呢?怎么不看了?不是说疫苗接种率高,就可以把冠病当流感,病例多一点也无妨吗?依然还可以开放边境吗?哪有你们这么忽悠人的?!

搞到最后,原来疫苗接种率不重要!最终还是要看病例数。原来我们单方面放宽入境不重要,因为别人可以疫情严重为名,升高旅游警戒级别,让大家都不要来新加坡。那所谓共存可以避免被孤立,可以维持生计的道理,还说的通吗?那新加坡为什么要与病毒共存呢?

坚持不下去了:上海妈妈到新加坡陪读一年,决定带孩子回国
2025年04月17日   •   15万次阅读
新加坡的政治家族并不只有李家! 这对兄弟会否在5月3日一起当选?
2025年04月18日   •   6万次阅读
新币汇率暴涨!新加坡这些人赢麻了!
2025年04月23日   •   5万次阅读
一个小失误,PR没了!新加坡“永久居民”其实不永久?
2025年04月22日   •   5万次阅读
重磅!中马正式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新马旅游开启"丝滑"模式
2025年04月19日   •   4万次阅读
利率连跌数月!新加坡储蓄、定存、现金三大账户对比!了解这些很重要
2025年04月18日   •   4万次阅读
“我要一辈子养你!”新加坡男子因为这句话,每月需给前妻6000新!
2025年04月21日   •   4万次阅读
听到新加坡这位护士的话,99%的中国妈妈都会大破防
2025年04月19日   •   3万次阅读
孤独、租房、无存款、单身狗,他们才是新加坡过得最挣扎的一群人
2025年04月20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大选投票日定在5月3日周六 !那还放假吗?
2025年04月17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大选多放一天假!但这7点你必须注意
2025年04月17日   •   3万次阅读
这些新加坡车牌再有钱也标不到 原因却跟“吉祥数字”无关
2025年04月19日   •   2万次阅读
深度剖析!新币兑人民币飙破5.6后,还有没有可能更高?
2025年04月21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他祖籍海南,当过李显龙的秘书,夫人吕子蕊
2025年04月21日   •   2万次阅读
月薪2万新币!新加坡这10个高薪岗位太缺人!这些人每人可拿6000新币
2025年04月1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又有一波 “大礼包” 派送,最高可领500新元
2025年04月18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超便宜的10款预制菜!每月省下一半伙食费!还有谁不知道?
2025年04月21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海外度假还能投票吗?新加坡不投会被罚款?一篇说清!
2025年04月21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宣布5月3日正式全国大选,投票日当天为公定假日!有薪假期!
2025年04月17日   •   1万次阅读
行动党后港准候选人自认“天生严肃脸” 政坛还有谁有“天生臭脸”?
2025年04月23日   •   9918次阅读
新加坡报税还能返现6%!UOB One限时活动,让你免费获高达S$600现金回扣😍人人都能拿!
2025年04月17日   •   9747次阅读
紧急提醒!入境新加坡被拒有这8大原因!第3点最容易被忽视
2025年04月17日   •   9234次阅读
新加坡总理竟然不是一人一票直接选出来的?什么是“造王者”?
2025年04月18日   •   8892次阅读
李显龙:新加坡不能再依赖全球贸易体系,未来5~10年将“风雨飘摇”
2025年04月17日   •   872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