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排名大跌 抗疫失敗?彭博社你這個大忽悠

2021年10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曾幾何時,新加坡也登上彭博社全球抗疫排行榜的榜首。那是今年四月。如今卻恍若隔世,在最新排名中大跌至第19名。新加坡是怎麼跌倒的呢?

四月那次,彭博社對新加坡榮登榜首是這麼說的,「這個東南亞島國在這一周的排名中把紐西蘭從榜首位置擠了下來,這主要歸功於新加坡的疫苗接種工作。」

當時,新加坡疫苗接種率達到總人口的近20%。而如今,這個數字早已突破82%,有望近期內達到85%。這已超過原本最高的以色列(78%)。路透社稱,新加坡已成為全球接種率最高的國家。

對於彭博社的排名,由於美國確診病例全球最多(超過4千萬),死亡病例也全球最多(超過68萬),居然也曾登上過榜首,因此這個排名一度被人痛扁為「最不靠譜的」排名。

但這家美國著名媒體表示,它的排名是科學的。他們不考慮過往成績,而是著重於評估各國當前走向「與病毒共存」的能力。所以排名的正式名稱是:全球防疫韌性排行榜(Covid Resilience Ranking),是以當月疫苗接種率、封鎖嚴重程度、航班通航情況等指標,來進行追蹤評估。

防疫韌性排名(Covid Resilience Ranking),大家覺得耳熟嗎?新加坡宣布的「與病毒共存」策略,就被稱為走向具冠病韌性(Covid Resilience)社會。而政府施政的三大重點:第一,推高疫苗接種率;第二,放寬管制措施(即便病例高也堅持開放);第三,開放邊境,恢復航班,取消對部分國家的入境隔離。這些都跟彭博社的排名要求完全一致。

新加坡在5月和7月,由於德爾塔變種病毒的入侵,曾有過兩次「半封城」。因此新加坡一度在彭博社的排名中跌出前十。但政府在第二次宣布「半封城」(重回高禁戒解封措施)時,就強調這是為了爭取時間推高接種率,這樣才更有信心開放。政府走向「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不變。

在第二次「半封城」顯著壓低病例數之後,政府宣布從8月23日起放寬社交聚會、堂食人數和大型活動等措施。當時疫苗接種率已推高到八成。政府也放寬邊境管制,宣布對一些國家執行入境免隔離政策。如此一來,立竿見影,在上個月(8月26日)的榜單中,新加坡重回前十,排名全球第八。

對此彭博社表示,新加坡的接種率全球第二,當時僅次於阿聯;在封鎖措施嚴重度方面為全球第十;不過在社區流動性方面,在53個經濟體當中排名倒數第七,航班載客量也是倒數第六。但彭博社讚揚了新加坡在確診率及按人口計算的死亡率方面,名列世界前茅。

隨著新加坡在開放社區流動和開放邊境方面落實了新政策,例如與德國等推出疫苗接種者走廊計劃,原本預測新加坡的排名會攀升。可是誰想到,這個月竟然是大跌。

大家有沒有注意?中國在彭博社的這項排名中一向表現不佳。8月初中國曾爆發「清零」與「共存」之爭。彭博社在8月10日發文稱,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已開始嘗試與病毒共存,而中國試圖堅持「清零」,這將付出很大代價,甚至使其面臨被孤立的危險。

彭博社的這篇文章沒能左右中國輿論,卻給決定走向共存的新加坡注入了信心。你可以看到,新加坡衛生部長在電視訪談中說(大意):新加坡必須走向與病毒共存。新加坡與中國不一樣,中國很大,通過內循環也可以取得經濟增長。但新加坡很小,我們可以追求「清零」,但代價太大了,因此我們只能選擇共存。

新加坡為何不清零?衛生部長王乙康上電視節目,說新加坡可以做到清零,但代價太大。新加坡是個彈丸小國、沒有內循環… #新加坡 #清零 #共存

視頻號

這是不是跟彭博社的邏輯一模一樣?當時新加坡人都覺得部長說的在理。我們明白社區流動性和國際流動性的重要性——沒有流動,就沒有貿易,沒有生意。部長說,新加坡要在保護生命和維持生計之間做出平衡。言外之意是不能只保護生命,還要維持生計。因此堅持放寬、改善流動性,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但是誰也沒想到,這次更為立竿見影的,是病例迅速攀升。一開始部長說不用怕,我們的接種率高、重症率低,大規模的區傳染是走向與病毒共存的「必經之路」。但經過幾次倍增後,新加坡醫療系統開始承受壓力,重症和死亡人數也快速增加。為避免醫療系統遭擠兌,政府不得不在9月24日宣布收緊部分措施,進入「疫情穩定」階段。

不過政府說,依然堅持走向與病毒共存。至少新加坡沒有回到「半封城」或「封城」,對航空和入境方面的管制也沒有收緊。儘管如此,在彭博社9月28日發布的最新排名中,新加坡的排名還是大跌到了第19。

彭博社說,新加坡正在試圖從清零策略轉向「與病毒共存」重新開放。不過最近病例激增,當局再次實施了一些防疫措施,導致其排名下降。跟新加坡一樣出現排名大跌的還有紐西蘭。紐西蘭原本也是抗疫成功國家,最近也是因為從清零轉為共存,正在面對病例暴增。

行文至此,我不得不說:Hello,彭博社,你真是個「大忽悠」!你們之前的排名不是不看病例數嗎?怎麼現在新加坡和紐西蘭病例暴增,就影響排名了呢?你們之前向全球發出的信號是:只要接種率高,病例多也不要緊,實現與病毒共存,放寬管制措施才更重要。

在你們描繪的前景中,只要接種率高了,就可以開放邊境。「清零」政策是孤立政策、封鎖政策,不利於經濟復甦。但你們美國政府卻在同一天(9月28日)升高對新加坡的旅遊警戒級別到第三級。美國CDC說,所有旅客到新加坡「都可能面臨感染和傳播變種病毒的風險」。這不是在孤立新加坡、破壞新加坡的國際航空和旅遊業恢復嗎?

更扯的是,美國政府做出這一決定的理由是新加坡的病例數。根據CDC官網資料,在過去28天,當地每10萬人中若有50至99起新病例,就被列為警戒級別第二級;若有100至500起新病例就屬於第三級。而CDC的旅遊警戒級別最高為四級。

人來人往的機場變得空空蕩蕩

那說好的疫苗接種率呢?怎麼不看了?不是說疫苗接種率高,就可以把冠病當流感,病例多一點也無妨嗎?依然還可以開放邊境嗎?哪有你們這麼忽悠人的?!

搞到最後,原來疫苗接種率不重要!最終還是要看病例數。原來我們單方面放寬入境不重要,因為別人可以疫情嚴重為名,升高旅遊警戒級別,讓大家都不要來新加坡。那所謂共存可以避免被孤立,可以維持生計的道理,還說的通嗎?那新加坡為什麼要與病毒共存呢?

新幣匯率暴漲!新加坡這些人贏麻了!
2025年04月23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的政治家族並不只有李家! 這對兄弟會否在5月3日一起當選?
2025年04月18日   •   6萬次閱讀
一個小失誤,PR沒了!新加坡「永久居民」其實不永久?
2025年04月22日   •   5萬次閱讀
利率連跌數月!新加坡儲蓄、定存、現金三大帳戶對比!了解這些很重要
2025年04月18日   •   4萬次閱讀
重磅!中馬正式簽署互免簽證協定!新馬旅遊開啟"絲滑"模式
2025年04月19日   •   4萬次閱讀
「我要一輩子養你!」新加坡男子因為這句話,每月需給前妻6000新!
2025年04月21日   •   4萬次閱讀
聽到新加坡這位護士的話,99%的中國媽媽都會大破防
2025年04月19日   •   3萬次閱讀
孤獨、租房、無存款、單身狗,他們才是新加坡過得最掙扎的一群人
2025年04月20日   •   3萬次閱讀
這些新加坡車牌再有錢也標不到 原因卻跟「吉祥數字」無關
2025年04月19日   •   2萬次閱讀
深度剖析!新幣兌人民幣飆破5.6後,還有沒有可能更高?
2025年04月2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他祖籍海南,當過李顯龍的秘書,夫人呂子蕊
2025年04月21日   •   2萬次閱讀
月薪2萬新幣!新加坡這10個高薪崗位太缺人!這些人每人可拿6000新幣
2025年04月1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又有一波 「大禮包」 派送,最高可領500新元
2025年04月18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海外度假還能投票嗎?新加坡不投會被罰款?一篇說清!
2025年04月2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超便宜的10款預製菜!每月省下一半伙食費!還有誰不知道?
2025年04月21日   •   1萬次閱讀
行動黨後港准候選人自認「天生嚴肅臉」 政壇還有誰有「天生臭臉」?
2025年04月2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總理竟然不是一人一票直接選出來的?什麼是「造王者」?
2025年04月18日   •   8892次閱讀
新移民媽媽地鐵怒擒色狼!喊話全島姐妹:在新加坡,我們不用忍!
2025年04月22日   •   8037次閱讀
「小學生走在高速主幹道上,被新加坡巴士車長救了,太驚險!」
2025年04月23日   •   6840次閱讀
新加坡擁車證六年來首次突破7000張!價格直衝10萬新幣
2025年04月19日   •   5814次閱讀
新加坡最美的路:雨樹大道
2025年04月20日   •   5643次閱讀
當AI邂逅星辰!中國教授這幅神作,讓新加坡總統直呼驚艷
2025年04月21日   •   5472次閱讀
李顯龍警告:中美關稅戰已突破臨界點!新加坡如何避免淪為大國博弈犧牲品?
2025年04月21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地方可以免費看飛機、飛彈!注意這些時段不開放
2025年04月23日   •   495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