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私宅市场有个现象特别魔幻——以前200万新币能买套不错的公寓,居然成了最基础的“入场券”。 根据橙易产业(OrangeTee and Tie)整理数据,今年2月份位于中央区以外(OCR)的大众化新私宅,共有603个单位以至少200万新币的价格售出,创下历来最高纪录。此前的记录是在2024年11月,当时有512个单位以至少200万新币价格售出。

售价至少200万元的大众化新私宅比率近几年急速攀升,10年前OCR(中央区以外)的大众化私宅只有4%卖到200万以上,现在这个比例直接飙到43%。这涨幅,堪比组屋楼下咖啡店奶茶的价格上涨。
私宅价格飙升与组屋有关?
说到这个涨价潮,组屋转售市场的火热可能是私宅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10年前,70万新币以上的转售组屋只占5%,现在直接冲到32%!不少五房式组屋都能卖到80-90万新币,成熟区更是轻松破百万新币。
这些“组屋土豪”卖掉房子后,手握更多现金转向私宅市场,进一步推高了外围区的购房门槛。再加上现在家庭月入中位数10年涨了36%,达到了11297新币,而个人月入中位数为3615新币,已达到200万新币的私宅可不就越来越普遍了嘛!
OCR的房价直追豪宅区
以前买房大家都说“CCR是豪宅区,OCR是平民区”,现在这个分界线都快被擦掉了!
比如碧湾路某地块,容积率尺价居然拍到1388新币,比荷兰村部分豪宅地段还贵!专家预测未来该区域房价可能达到可能要2800新币/平方英尺,都快赶上乌节路部分房价了!
值得一提的是,金文泰的ELTA逸泰·雅居的项目公开价格显得更具有升值空间,最低的一房加书房单位从115.8万起,尺价约$2289;五房单位价格从388.8万起;尺价约$2189。

不过,整体上大众化私宅的中位数还是155万新币,比高档市场便宜些。开发商还是尽量把两卧房控制在150-200万新币之间,以吸引更多买家。
来自房产中介Housebell的专业人士分析表示,如果是针对新加坡热门区域而言的话,ELTA项目是一个比较好的范例,甚至再偏远的位置,Lentor Central等楼盘的销售状况也非常不错,不过新加坡目前的楼盘热度跟周边配套,学区等因素也息息相关。
举个简单的例子,OMG虽然也是新盘,但是目前来看销售的状况并不是特别的好,当然这也跟整体的楼盘布局有很大的关系。

以1000平方英尺的房子为例,转售高档私宅每平方英尺2220新币,比新的大众化私宅(2415新币)还是便宜。
短期来看,OCR地段可能在短期内延续,但长期走势尚不明朗。倒是那些传统豪宅区,因为之前降温措施的影响,价格涨得比较慢。
曾经100万是新私宅的标准,但按照现在这个趋势,似乎有将基准抬高到200万新币的趋势。
新加坡房产平台Housebell的专业人士认为,200万成为入场券,也是和百万组屋效应息息相关的,这对于目前的私宅市场也是一个兜底的作为,即底部红线已经卡死了,起码短期内走低的形势不太会出现。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居住舒适性至上的时代,无论如何都不能摒弃掉以人为本的居住理念。
一切的设计维度,建筑维度,规划维度都要给人来让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理念的变化也越来越不一样,需求也逐步提高。随着各区域的稳定发展,以及楼盘能级的提升,好的房产的抗风险能力是很高的,哪怕是组屋。
HQ丨编辑
Alex丨编审
橙易产业丨来源
pixabay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