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住房保障领域
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堪称典范
从组屋的建设到分配
成功实现了全国住房自有率
高达90%的成就
近日当局再度推出多项与购房相关的新措施
进一步完善住房政策
组屋、EC供应量创新高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于今年2月展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剩余组屋销售活动,共推出约5500个单位。国家发展部部长李智陞近日透露,政府将在今年7月进行第二轮销售,预计再推出约3000个单位。两轮合计推出的剩余组屋总量将达到约8500套,为自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为进一步缓解购屋压力,政府也加快预购组屋(Build-to-Order Flats,简称BTO组屋)的推出节奏。根据规划,从今年至2027年,将陆续推出超过5万个BTO单位,其中约1万2000套的等待时间将控制在两年多,显著缩短等待周期,特别适合急于入住的家庭。

在执行共管公寓(EC)方面,政府今年上半年已通过正选名单推出近1000个单位,下半年还将再推1000个,使得全年EC单位供应总量达到2000套。这一数字是近年平均水平的两倍,亦是近年来EC市场供应的最高记录,为中等收入家庭提供更多拥有私宅生活方式的机会。

年轻情侣首付低至2.5%
而对于年轻人买房当局也推出了相应的利好政策,为了帮助年轻人买房,从6月预购组屋销售活动起,新加坡政府将扩大“延迟收入评估计划”的适用范围。只要申请的情侣中有一方仍在上学或服兵役,他们就可以等到房子即将交付时再进行收入评估,也就是在他们收入更稳定后再做评估,以获得更高额度的贷款,签署购屋协议时首付金额也从5%降至房价的2.5%;支持他们购买更大或位置更好的组屋。

李智陞举例,如一对情侣一人月入3500新元工作一年,另一人仍在读书,按现有条例只能买得起起三房式组屋单位;若想换更大房子,可以通过扩大后的延迟收入评估计划,若两人都已经工作,总月入达到7500元,可申请更多房贷,就能购买售价约50万元的五房式组屋单位。
单人持有房屋增多
近年来,新加坡独自买房的趋势正在加强。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近40万宗私人住宅交易中,约65%为单人持有,远高于双人共同持有的比例。相比十年前,这一比例明显上升。分析指出,这一趋势背后可能涉及多个原因,包括为避免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更高的资产规划自由,以及单身人士购房需求的上升。

这一趋势也同样体现在组屋市场。根据统计,2014年单人持有组屋的比例为30%,到了2023年已上升至33%。对于外界关于降低单身者购买组屋年龄门槛的呼声(现为35岁),国家发展部部长李智陞回应表示,当局目前尚未准备好作出调整,但理解并关注社会各界的声音,相关课题仍在积极探讨中。
屋主就业援助计划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将于4月起试行屋主就业援助计划,协助失业且拖欠房贷的组屋屋主重返职场。预计约1200户家庭将受惠。
该计划将由、职业指导人员将为符合条件的屋主量身制定求职计划,并协助他们寻找全职工作。与此同时,建屋局也将提供临时财务援助,包括减免、延期贷款分期付款,或暂停支付利息长达一年,以减轻屋主在求职期间的还贷压力。

计划试行期间将收集反馈,作为是否延长或扩大实施范围的依据。有意申请者可通过 go.gov.sg/hdb-branch-appt 预约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