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中国人,我是英王陛下的子民!”

2024年06月26日   •   10万次阅读

(早年的华人苦力。图源:NAS)

那个年代,每年从中国坐帆船到新加坡的新客,大约有1万人;他们有些留了下来,有些分散到马来亚和印尼群岛。每年,从新加坡回中国的大概3000人。来的多,回的少,新加坡人口就这么增长了。

我不是中国人我是英王的华族子民

在新加坡的第一二代峇峇,他们受英文教育,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熟悉英国的规章制度和风俗文化。海峡殖民地政府利用他们对英国和新马本地的知识和人脉,协助治理华人社会。作为回报,在政治上,殖民地政府给予他们崇高的爵位和官职,在经济上,给予他们与本区域其他英国商号做生意的机会。峇峇富商的利益与英国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

1879年,海峡殖民地退休法官J.D.Vaughan写了一本书,谈到了峇峇娘惹这个文化现象。

他在书里写道,海峡华人称为峇峇,与从中国南下的新客区分;他们一方面遵守华人传统,另一方面却鄙视中国华人,他们有自己的俱乐部,不接受中国华人加入。

在社会上,他们崇尚的是欧洲的娱乐——玩台球、保龄球,喝白兰地和汽水;但是,在家庭里,他们又严格遵守华人传统,尤其是婚嫁、节庆、信仰等民俗。

(1936年宋旺相律师画像,“峇峇三杰”之一)

在政治上,峇峇以英国人身份而自豪。J.D.Vaughan说,如果你当峇峇的面说“你是中国人”,会遭到他们的白眼,并强硬地回应一句“我不是中国人,我是英王陛下的华族子民(King’s Chinese),有些甚至会加上一句“orang putih”。

“Orang putih”是马来语,“白种人”之意。

刚开始,我看到他们一方面自称“英王陛下的华民”,一方面又严格遵守华人传统礼仪和习俗时,感觉有点儿滑稽——这不是很矛盾吗?

(1889年,新加坡本地峇峇和华人富商向英女王维多利亚敬献雕像)

但是,后来转念又想,似乎也很难怪他们。他们在东南亚出生长大,已有好几代人的时间,生于斯、长于斯;他们有些人去过英国,但从来没到过中国,中国对他们来说,是个抽象的、模糊的、遥远的概念,跟自己的唯一关联就是祖籍文化和祖宗牌位,而英国则是具体的、清晰的、近在咫尺的利益相关者。

在这种客观情况下,与其指责他们矛盾,我宁可赞扬他们努力保持本身的双面性,至少没有把祖籍文化给丢了。

新客的涌入与私会党的兴衰

中国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厦门小刀会之后,新客大批涌入新加坡,并形成自己的权力中心。

其中一个权力中心便是私会党,包括天地会、洪门、三合会、小刀会等等。而且,不同的新客社群都有自己的私会党,例如,福建帮和潮州帮都有“兴义公司”。

(左右两边有“日”“月”,暗喻反清复明,代表天地会;上下有“青气”“黑气”,代表天和地,也是代表天地会;中间有个“洪”字,用三角形围起来,暗喻三合会)

殖民地政府采取“共存”政策,默许这些私会党的存在,同时,也通过华人甲必丹、峇峇富商和一些新客领袖来“以华治华”。

1854年5月5日,闽潮两帮发生“五斤米暴动”,为期10天,约500死,300间房子被焚毁。峇峇富商和社会领袖陈金声、佘有进出面调停;最后,500人被捕,250人被控,殖民地政府出动30艘帆船,把若干“不受欢迎人士”遣返中国。

到了1870年至1880年间,殖民地政府名册上有将近5万私会党员,超过华人总人口的一半,形成“国中国”。这就难以继续共存了。

(私会党义兴公司总理蔡茂春的墓碑)

于是,1877年,殖民地政府设立华民护卫司,由英国人来处理华人事务,不再委任甲必丹,不再“以华治华”。

在英国人加强华人治理的同时,清朝也认识到治理海外华侨的重要性。同一年(1877年),清朝任命胡亚基为领事;1881年,31岁的左秉隆接任为领事,是清朝第一个派驻新加坡的职业外交官。

清朝委任驻新加坡领事,在历史上是件大事。前文已述,峇峇对中国的概念是抽象的、遥远的,自己跟中国的关系局限在小小的家乡里;但是,清朝派驻领事之后,大大拉近了心理距离,对峇峇来说,中国现在是具体的、可以触及的,自己跟中国的关系远远不止小小的家乡,而是放眼整个中国。

新客点燃了新加坡的文明之火峇峇反思华人文化身份与认同

19世纪下半叶大批新客涌入,假以时日,出现了一个必然结果。

那就是新客富商和精英的出现,例如厦门集美的陈嘉庚、同属厦门的林推迁、福建金门的黄庆昌,也就是大华银行黄祖耀的父亲。

如果没有他,新加坡、中国或许不会是今天这个样

这一批新客富商和精英,接过了峇峇富商的棒子,创办了中华总商会、华侨中学等重要机构,尤其在三四十年代,主导了南洋华侨的大部分事务,包括支援中国抗日,可以说,新客点燃了新加坡的第二场文明之火。

与其同时,峇峇开始反思华人身份与认同,而且更加积极参与到跟中国有关的事务。我举两个例子。

峇峇林文庆,是东南亚拿女王奖学金(今天的总统奖学金)到英国留学的第一人。在留学时,他华语不行,中国留学生不认他为华人,他于是发奋学习中文。后来,他在新加坡设立新加坡华人女子学校SCGS、中正中学、华文的书报社、开设华语学习班,放弃基督教,改信孔教,并创办南洋孔教会。

另一个例子是峇峇林义顺和他的舅舅峇峇张永福。他们追随孙中山,创办同盟会南洋分会;张永福把晚晴园交给孙中山住,孙中山在那里策划了三次起义。辛亥革命的成功,与新加坡峇峇和华侨有密切的关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峇峇盛极而衰。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客富商的崛起和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挤压了峇峇富商的致富空间。

更为关键的是,日本南侵,英军战败投降。一朝天子一朝臣,百多年来与峇峇休戚与共的英国不再掌权,峇峇富商熟悉的世界秩序土崩瓦解。峇峇领袖林文庆甚至被迫领导华社向日寇献上5000万元奉纳金。

(”华侨协会“会长林文庆被迫领导华社向日寇献上5000万元奉纳金)

1945年,日寇投降。英国重返新加坡。但是,峇峇富商当年的辉煌与荣耀已不复来。

有意思的是,在新加坡的权力中心,取而代之的,却是另一批峇峇。

但他们不是峇峇富商,而是峇峇知识分子。

你知道吗?新加坡自治邦内阁的九人当中,就有四个峇峇——李光耀、吴庆瑞、杜进才、林金山;其他五人有两个华人、一个马来人、一个印度人、一个是欧亚混血。

李光耀、吴庆瑞、杜进才、林金山不是峇峇富商,而是峇峇知识分子。士农工商,“士”的地位终于又升到了Number One.

从“英王的华人”到“新加坡华人”

这张照片里的小男孩是谁?

没错。他就是4岁的李光耀小弟弟,就出生在峇峇家庭。

然而,现在你如果跟人说李光耀是峇峇、李显龙是峇峇,肯定被嗤之以鼻。

道理很简单,到了本时期,峇峇已经融入了新加坡华社,不再具有当年独特的峇峇娘惹文化特性了。

他们已经完成了从“英王陛下的华族子民”到“新加坡华人”的身份和文化认同转变,与你我别无二致。

新移民点燃了新加坡的文明之火

到了2025年,新加坡独立就要60年了。

这60年来,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毫无疑问具有本土意识和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陆陆续续来到本地的新移民,有些已经充分融入,有些还在融入中,有些可能不容易融入,但是,到了“移二代”,融入应该很丝滑。

无论是否已经融入,一个无可否认的是,新移民也给新加坡带来了新的文明的火种罐,无论在工商界、学界、文化界,新移民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也带来了可贵的启发。

正与当年峇峇、当年新客一样,新移民已点燃了新加坡新一代的文明之火。

新加坡为什么成功

新加坡为什么成功?

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新加坡海纳百川,张开双臂欢迎四方移民,就如李斯所说“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一代代的移民造就了今日繁华的新加坡,而新加坡也成就了一代代的移民。

从峇峇娘惹到新客,从新客到新一代的中国新移民,他们来自马六甲,来自闽粤琼浙,来自中国的五湖四海,最终融入了新加坡社会;他们带来了文明的火种,点燃了新加坡的文明之火,不断注入文明的养料。

与其同时,对于新客和新移民的祖国,新加坡也回予善意——辛亥革命、南侨机工、中国改革开放、苏州工业园区......

(6月22日,在“得到 新商学”第四期“一起看文明”活动上,作者做了“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先驱华人——峇峇娘惹”为题的讲座。本文是该次讲座内容的节选)

附:精选点评点评人:老徐 Sunny

当年的“峇峇娘惹”坚守中华传统习俗,却只承认是英国"king'sChinese",如今族群还在,这个历史长河里短暂的文化却因为新的“新加坡华人”身份认同而逐渐消弭。

窃以为,这个文化现象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海外华人宗族的血统认同和政治的宗主国归属感产生分离而产生的。

宗族的血统认同,无论方言异同,华人文化一脉相承,从未改变,对于政治身份归属却与宗主国的政权更迭、国力强弱息息相关。

所以,第一批明末为避清祸而来的移民,即使在清朝已经建立多年,仍然着汉装,传汉习,对于古国的印象和概念,从最早的反清复明,到后来停留在遥远的“乡下家乡”,因而在政治上更偏向于能直接得到的英王恩庇,而殆于承认与东方古国的隶属关系。

待到清朝在南洋设立领事制度,和又一批新移民在南洋的崛起,东方古国的影响力又勾起峇峇们基因里华人寻根情节,老客们甚至开始回到清朝为家族捐官立万,直到民国“南洋三杰”回国任职、陈嘉庚等杰出华人深度参与古国的现代政治生活。

这些海外华人社群发展,无不从另外一个平行世界折射东方古国的每一个历史进程。故土不离,是写在华人骨血里的基因,离乡别土,各个时期都有各个时期的原因。凡百年前,下南洋,讨生活的,大都来自是自然资源匮乏的粤闽蛮荒之地,江浙自古富庶,所以海外有历史的江浙会馆寥若星辰,最近几十年却逐渐壮大。

许博士的讲座最后说,华人移民如火种在东南亚遍地开花,也为东南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新客老客经年的努力和奋斗造就了如今的新加坡,新一代移民会给南洋和华人带来怎样的变化,他在文稿里打了个问号……

同日,同城,吴晓波与秦朔这两个复旦新闻系同班的财经文人,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盛大的“出海”论坛,是否已经给出了答案?

是夜,新加坡国庆预演,滨海湾烟火璀璨。

ABC丨编辑

KS丨编审

上一页
2/2
一波重磅新政!新加坡身份大地震!公民、PR、外国人都受影响
2024年07月01日   •   28万次阅读
“我不是中国人,我是英王陛下的子民!”
2024年06月26日   •   10万次阅读
“刚刚,我在新加坡街头看到几十辆坦克、装甲车!”李光耀:中国会成功的,只是时间问题
2024年06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周六,新加坡全岛人民向这个家族致哀
2024年06月30日   •   8万次阅读
周末!一大波新加坡人挤破头去新山,到底为了什么?终于懂了
2024年07月01日   •   7万次阅读
放弃国内高校老师的工作来新加坡,飞机上却泪流满面
2024年07月01日   •   7万次阅读
网友求助:墙壁空心、电线裸露、瓷砖碎裂… 新加坡新组屋还能住?
2024年06月27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2024国庆庆典全攻略来啦!看阅兵彩排、烟火盛宴
2024年06月27日   •   6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请个女佣大概需要多少钱?
2024年06月30日   •   6万次阅读
秘密档案曝光!日军早就做好了屠城方案!
2024年06月28日   •   6万次阅读
东海岸惊人发现!这才是新加坡的真面目
2024年06月28日   •   5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实现猫山王自由!榴莲季这些挑选技巧请收好
2024年06月30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哪几类人最不容易拿到PR?
2024年07月02日   •   4万次阅读
半数新加坡员工不满情绪爆发:同工不同酬,该涨工资了
2024年06月26日   •   4万次阅读
日本要我们认他们为“亲爹”,切断与中国和英国的关系
2024年06月29日   •   4万次阅读
35岁情报员壮烈牺牲,他为了谁?
2024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18岁女孩,莱佛士书院学霸,她开发的游戏被苹果公司看中了
2024年06月26日   •   3万次阅读
救命啊!新加坡出租车又要涨价啦!!!
2024年06月28日   •   3万次阅读
中科院外籍院士里,唯一的新加坡学者
2024年06月28日   •   3万次阅读
【周末去哪儿】免费看国庆彩排!夜间探险!新开高端游乐场!火锅、饮品5折!男装3折
2024年06月29日   •   3万次阅读
慈父打破传统观念束缚 全职照料自闭症女儿
2024年06月27日   •   3万次阅读
“神兽”开学了,新加坡家长的日子又变轻松了
2024年06月26日   •   3万次阅读
下月起,新加坡或批准吃这16种虫子!蟋蟀炒老鼠粉、扬州蚕蛹炒饭、咸蛋黄粉虫
2024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全球最健壮国家,第一第二都是亚洲国家
2024年06月26日   •   2万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