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運動員也難逃心臟驟停風險 迅速辨識和急救是關鍵

2024年07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上周日(6月30日),羽球界發生了令人心碎沉痛的一幕。

中國17歲羽球小將張志傑在印尼日惹舉行的亞洲青年羽球錦標賽混合團體小組賽中突然暈厥,隨後宣告死亡。

印尼當局前天(7月1日)證實,張志傑的死因是心臟驟停,送院時已無脈搏,且無法自主呼吸,經搶救後仍回天乏術。

在中國社媒上,不少醫療專業帳號和網民質疑,現場急救人員當下並未立即對張志傑實施心肺復甦(CPR),並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除顫,因而延誤了黃金救援時間,導致憾事發生。

年僅17歲的張志傑在比賽途中突然昏厥,最終不幸離世。(網際網路)運動員和一般人皆有風險

這起事件,也讓不少羽球發燒友憶起近年來在羽球場上消逝的生命。

羽球是新馬一代不少民眾熱愛的球類運動,在鄰國馬來西亞尤其有著國球般的崇高地位。

但近年來,馬國不時傳出有民間人士打羽球時猝死的不幸事件,當中不少個案,皆與心臟驟停有關。

即使身經百戰的專業運動員也難逃心臟驟停的風險。

去年10月,新加坡體育學校羽毛球學院一名年僅14歲的學生運動員普拉納夫(Pranav Madhaik)在進行400米體能計時賽訓練後發生心臟驟停,送院後不治身亡。

2021年,已退役的印尼雙打名將,前奧運男雙金牌得主馬基斯·基多(Markis Kido)在和朋友打羽球時,因心臟驟停離世,享年36歲。

數據顯示,新加坡每年會發生3000起心臟驟停,平均每天就有5至10起。

其中,70%心臟驟停發生在家裡,20%則在公共場所。

對一般大眾而言,進行激烈運動時,該如何避免心臟驟停?

如果碰到他人不幸發生心臟驟停,又該如何因應?

迅速辨識和急救是關鍵

根據新加坡心臟基金會網站說明,心臟驟停和大部分人熟知的心臟病發作並不相同。

心臟病發作指的是流向心臟的血液被阻塞,導致部分心肌死亡;

心臟驟停則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導致心臟血液停止流動。

換個比較形象的說法,心臟驟停是指心臟的「電力系統」發生故障,導致心律失常,心臟無法將血液輸送到大腦和肺部等器官。

一旦心臟驟停,患者幾秒鐘內便會失去意識、氣喘甚至停止呼吸。此時必須分秒必爭,立即進行心肺復甦(CPR)或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除顫,使患者大腦和心臟恢復供氧和供血,才可提高存活率。

否則,每延誤一分鐘進行心肺復甦或AED除顫,患者的存活率就會減少7%至10%。

心肺復甦術是第一時間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關鍵。(海峽時報)如何辨識?

心臟驟停的表征包括:

失去意識

抽搐或肢體發生痙攣

眼睛翻白

氣喘或沒有呼吸

對疼痛無反應

此時旁人應馬上進行以下步驟:

撥打995呼叫救護車;

立即進行心肺復甦(CPR);

現場最好有兩人協作急救,其中一人持續對患者實施心肺復甦,另一人則取下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並按照AED的語音提示,為患者進行除顫;

在救護車和急救人員抵達前,持續進行心肺復甦。

在本地許多公共場所,包括組屋電梯口皆有裝置的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是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救命武器。(海峽時報)如何預防心臟驟停?

一些醫生建議,民眾在運動時應量力而為,降低心臟驟停發生的機率。

民眾可留意並控制心率,避免運動負荷量多大。否則,運動時超過最高心率,就有一定風險。

市面上目前已有多款智能手錶具有檢測心率的功能。

各年齡層的最高心率有套公式可以計算:

最高心率 (HRmax) = 每分鐘心跳(220-年齡)次

例如,50歲人士的最高心率為220-50=【170】,意即最高心率為每分鐘心跳170次。

有興趣的蟻粉也可到新加坡心臟基金會網站使用心率計算機,透過輸入年齡,計算出個人運動時的目標心率範圍。

以50歲為例,運動時的目標心率範圍是每分鐘118至144次心跳。

新加坡心臟基金會指出,運動期間的心率可能高於和低於規定強度,但應該以將平均心率保持在接近規定範圍中間點為目標。

此外,儘管超越自我和突破極限是不少人運動時抱持的決心,但應避免盲目堅持。

疼痛是身體給予的危險信號,因此運動時一旦出現刺痛或麻痹,就應多加註意。

若運動期間感覺呼吸困難、飆冷汗或視線模糊,那就要立刻停止。休息一陣子後,如果依然感到不舒服,最好立即就醫。

較常傳出猝死案例的羽球屬於體力消耗較大的運動,尤其不該逞強。

較常傳出猝死案例的羽球屬於體力消耗較大的運動。(新報)

有時,相約打球的團體因人羽球場。(新報)數有限,導致部分球友必須持續留在場上打球。

只是這樣一來,運動過度而導致突髮狀況的風險難免加劇,肌肉疲勞也會增加扭傷等運動傷害的風險。

這時候,不妨跟自己說聲「Mai gei kiang」(福建話:別逞強),休息一下,為下一場好球養精蓄銳。

值得一提的是,別運動過度,不意味著完全不運動。

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也是預防許多疾病的良方。

根據ActiveSG網站刊登的一篇文章,新加坡國立大學心臟中心的心臟內科高級顧問醫生楊智榆助理教授強調,運動的好處遠高於心髒驟停的風險,只要在合理範圍內運動,基本上都是安全的。

有人隕落,有人重生

張志傑的猝逝,不免讓人聯想到也曾在球場上心臟驟停,但逃過鬼門關的丹麥足球員埃里克森(Christian Eriksen)。

2021年6月13日,代表丹麥出戰當年歐洲足球錦標賽的埃里克森在對壘芬蘭的比賽中,在無身體對抗下突然心臟驟停、昏厥倒地。

當時,丹麥隊長克亞爾第一時間為他實施心肺復甦,丹麥隊醫也在幾秒後迅速到場接手,接著不到一分鐘時間,現場人員便攜帶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為其除顫。

送院的埃里克森經歷一番救治後,不但保住性命,甚至在安裝心臟復律除顫器後,延續了球員生涯。

埃里克森康復後,得以延續其球員生涯。(路透社)

如今,在德國如火如荼進行的2024年歐錦賽,仍可見從心臟驟停中恢復的埃里克森繼續馳騁綠茵場的英姿。

埃里克森的「重生」,對照張志傑壯志未酬的隕落,或多或少凸顯了現場救治的速度與專業性,也許就是生與死的區別。張志傑若能獲得更及時和更正確的救治,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據報道,印尼羽協在張志傑猝死事件後,已向國際羽聯提交書面申請,要求修訂醫療團隊在未經裁判允許的情況下不得入場的規則,讓運動員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

未來,針對主辦當局在球賽場館是否設有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現場醫護人員是否具備足夠專業性,國際羽聯勢必也得加以檢討,作出必要的規章修訂,從而讓所有運動員能在安全的環境下打球。

對普通民眾而言,不妨也多了解心臟驟停這顆「不定時炸彈」的正確應對方式,以備不時之需,避免下一次悲劇。

一波重磅新政!新加坡身份大地震!公民、PR、外國人都受影響
2024年07月01日   •   43萬次閱讀
新加坡哪幾類人最不容易拿到PR?
2024年07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為什麼八成的中國人到了新加坡後悔不已?」
2024年07月06日   •   9萬次閱讀
周末!一大波新加坡人擠破頭去新山,到底為了什麼?終於懂了
2024年07月01日   •   8萬次閱讀
放棄國內高校老師的工作來新加坡,飛機上卻淚流滿面
2024年07月01日   •   7萬次閱讀
香港贏了!因為新加坡旁,沒有深圳
2024年07月02日   •   7萬次閱讀
一看就會!新加坡前往新山一日游必備完整指南!
2024年07月03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PR新政解讀,最快6個月審批
2024年07月05日   •   5萬次閱讀
科普 注意!這些人的新加坡公積金帳戶將關閉,錢別忘了取出來
2024年07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冷知識:95%的人都不知道!還不快來了解一下
2024年07月03日   •   4萬次閱讀
35歲情報員壯烈犧牲,他為了誰?
2024年07月01日   •   4萬次閱讀
天氣太熱在家睡不著? 老人乾脆泡在圖書館順便「見周公」
2024年07月04日   •   3萬次閱讀
來新加坡一定注意:這款行李箱不能隨便騎!分分鐘被警察抓走
2024年07月07日   •   3萬次閱讀
為什麼說新加坡PR不永久?關於續簽的這些事你要知道
2024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到新加坡才驚覺自己英文水平實在是有限」
2024年07月04日   •   3萬次閱讀
太奇葩!新加坡一間組屋住進了21個人,中介發視頻吐槽全網熱議!
2024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好消息!申請PR再度放寬,外國學生無需讀滿兩年即可申請
2024年07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好震驚,原來新加坡的醫院仍然在管控新冠!?
2024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陪讀准證新政策
2024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7月起,新加坡所有的幼兒園都必須安裝CCTV監控了
2024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全球晶片大廠集結新加坡
2024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一周四天工作制?
2024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的英語拉鋸戰:Singlish與English的博弈
2024年07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8月發放現金補貼,緩解生活壓力
2024年07月06日   •   2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