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引發全球貿易動盪之際,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今日宣布強化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JS-SEZ)合作機制,共同應對保護主義挑戰。
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在投資論壇上宣布設立聯合項目辦公室,為跨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凸顯區域國家通過協同合作化解危機的戰略決心。
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危機中的雙贏選擇

在美國總統推行保護主義政策、全球貿易不確定性顯著增加的背景下,柔佛 - 新加坡經濟特區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與合作價值。該特區為企業提供了優化供應鏈、拓展業務的良好平台,助力企業有效抵禦外部風險,在動盪的貿易環境中實現持續發展。
「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浪潮洶湧,而柔佛 - 新加坡經濟特區的實踐有力證明,志同道合的國家完全能夠通過合作克服挑戰,達成雙贏局面。」 顏金勇在主旨演講中表示,「與此同時,經濟特區恰逢其時地為企業提供了探索供應鏈強化的契機,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持續推進業務發展。」
經濟特區的多元化與韌性

今年 1 月,新加坡-馬來西亞政府簽署協議,共同打造柔佛 - 新加坡經濟特區(JS - SEZ),該經濟特區旨在促進和促進11個領域的投資,包括製造業、物流、食品安全、旅遊、能源、數字經濟、綠色經濟、金融服務、商業服務、教育和健康。

該經濟特區選址柔佛州南部,占地面積達 3571 平方公里,規劃九個 「旗艦區域」。各區域精準定位,分別服務不同經濟部門需求,形成專業化、差異化的產業發展格局。
這種空間布局既能避免產業同質化競爭,又能通過區域協同效應,實現資源高效配置與產業深度融合。
柔佛州首席部長翁哈菲茲·加齊(Onn Hafiz Ghazi)表示,經濟特區廣泛的行業為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提供了緩衝。他說:「我認為,如果你看一下這些行業,就會清楚地表明我們正在多元化進入許多行業,我認為這應該有助於管理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不確定性。」
新聯合項目辦公室的設立
為了進一步支持企業向經濟特區擴張,新加坡當局將開設一個新的聯合項目辦公室。該辦公室將由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MTI)、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和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共同成立,旨在為新加坡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務,簡化審批流程,投資於人才發展,並為企業建立單一接觸點。
顏金勇副總理表示:「新加坡致力於加強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的基礎,以增強其價值主張。通過簡化清關流程和海關程序,我們希望能夠改善新加坡和柔佛之間的貨物和人員流動。」
歷史鏡鑒與當下行動
在區域經濟合作的進程中,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攜手走過了極具意義的探索之路。回溯 20 世紀 90 年代,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新馬兩國創新合作模式,共建 「成長三角」 區域經濟合作體。通過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成功幫助區域內企業抵禦危機,實現經濟復甦與增長,這段合作歷史為兩國後續的深度協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如今,站在新的時代節點,兩國合作迎來 2025 升級版 —— 柔佛 - 新加坡經濟特區。相較於過往,此次合作在數字化與人才培育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在通關便利化方面,引入數字化通關係統,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商品溯源,不僅大幅提升通關效率,還增強了貿易的透明度與安全性,為企業跨境貿易節省大量時間與成本;在人才培養上,雙方啟動人才聯合培訓計劃,已開設 3 個跨境技能中心,針對特區重點發展的 11 大領域,如製造業、數字經濟、金融服務等,定向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為經濟特區的長遠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為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助力經濟特區快速發展,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即日起正式接受特區入駐諮詢。值得關注的是,針對製造業、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重點扶持領域的企業,將給予 15% 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一政策的推出,將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增強企業投資信心,吸引全球優質資源匯聚,推動經濟特區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的建立,不僅是新加坡和柔佛州之間強大經濟夥伴關係的體現,也是兩國在面對全球貿易不確定性時共同努力的成果。通過設立新的聯合項目辦公室,新加坡和柔佛州將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投資於人才發展,並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在全球經濟面臨重動、不確定性和焦慮的時期,新加坡和柔佛州的合作將為兩國人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強供應鏈的韌性和活力。
